表质疑的句子

/ 传统的观点认为,唐律的内容是疏而不漏。笔者则认为唐律的内容不是疏而不漏,而是密而不漏,传统的观点值得商榷。唐律用多种途径加密了自己的法网,主要是:违反了唐令、格、式的行为,要依唐律受到处罚;触犯了唐代礼、理而律条无明文规定的行为,也要按唐律受到惩罚;用比附的手段,使一些律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同样受到唐律的制裁等等。唐律内容密而不漏的实际情况与唐律本身的思想、唐朝统治阶段成员的法律思想相吻合。《旧唐书·志》所记载的贞观律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凡削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不意味着就使唐律的内容由密变疏。 王立民,1950年生,博士,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已出版独著《唐律新探》和《古代东方法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从事法律史与法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有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唐律的内容是疏而不漏。即是说,唐律只有五百条(或五百零二条),内容不多,但法网却无疏漏,各种犯罪都无法逃脱它的制裁。笔者则认为,唐律的内容不是疏而不漏,而是密而不漏,传统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 唐律不仅要制裁违犯唐律的行为,而且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它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五百条的范围。 《新唐书·刑法志》曾对唐律的这类制裁范围作过较为精辟的阐述。它说:“唐之刑书有四:律、令、格、式……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事实也是如此。现有资料可以证明,违反了唐令、格、式并受到唐律处罚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违反了唐令、格、式并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另一大类是违反了唐令、格、式而不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这两大类行为在数量上都很多。 这里先举例说明违反了唐令、格、式并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当然,唐律明文规定了对这类行为的定罪和量刑。 违反唐令并可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唐令规定:“诸应收授之田,每年(收授)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历十一月,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十二月内毕。”①唐律中有直接条款惩处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唐律疏议·户婚》“里正授田课农桑违法”条规定:“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应课而不课,如此事类违法者,失一事,笞四十;三事,加一等。县失十事,笞三十;二十事,加一等。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一年,故者各加二等。” 违反唐格 查看更多>>>

1、原来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吃苦,竟也是一种快乐,只是世上有几人能享受到这种快乐。

2、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3、突然发现,除了我,周围的每一个朋友过的都很幸福。

4、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

5、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6、爱是一种病,我感染了。你是我的药,我上瘾了。

7、与爱人共同沐浴。这会很有情趣,促进爱意,而且省水。

8、你的个签每改一次,我都会琢磨好多遍,虽然清楚你说的并不是我。

9、这仿佛在一场长眠之后,醒来时,嗅到新生的气息,感到洁净无比。可是一切不过一时,我们暗自承受,或者一世空虚,我们义无返顾。

10、对于世界,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

11、你的心情一定要好,想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最需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睡觉;即使有些忧伤,也要把它藏好,现在还不是深秋,你的收获还没到!

12、承诺,可以一生,也可以一瞬,如果风雨来临了,请你们抱紧彼此不埋怨,温暖才是那刻最该给以。

13、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14、最幸运是遇见你,最快乐是想到你,最习惯是思念你,最珍惜是亲吻你,最温柔是呵护你,最大享受是看你,最浪漫是拥抱你,最幸福是爱上你。

15、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16、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17、听到你对我说的话,我就会得意一整天。

18、我们现在是谈生意,不是谈恋爱。

19、爱是一场战争,我不怕受伤只怕你不快乐。

20、一个人其实并不孤独,想一个人才是真正的孤独。

21、爱是正负电源,碰出火花四溅;爱是誓言,把一生一世戴在指尖;爱是星光,你寂寞时,满天都是注视你的眼。玫瑰情人节,愿真心换来真爱,牵手到永远。

22、最暖心的晚安来自最爱的人。

23、或许爱情更像是落叶,看似飞翔却实实在在是在坠落。

24、一声问候一片心,一世承诺一生情。一点一滴存余韵,一枝一叶总关情!

25、我这个人啊,一向视金钱如粪土,嫁给我后,你生活上也不会有后顾之忧-我承包了城里十三座公共厕所,保证咱不愁吃不愁喝。

26、我

查看更多>>>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发现都始于质疑。因为质疑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是一种能力。质疑是科研工作者走向成功的第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敲门砖,即便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中国60年来不能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质疑是一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是可以培养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下培养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质疑教材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曾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不唯书,就是要勇于质疑教材。

现在我们黑龙江省用的是湘版高中地理教材。这套书质量不是太好,问题不少。例如,在讲天体的概念时,书上认为各种具体的天体类型构成了天体,这当然是不对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发现这一不当之处。在教材使用意见反馈座谈会上,我提出了多条修改建议,其中关于天体概念的修改建议在修订时被采用。

二.质疑老师

老师不可能什么都会,特别是现场回答同学们提问时,回答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因此我鼓励学生对我的课堂言论进行大胆质疑。例如有一次讲到全球变暖时,有一位同学问我:有人说全球变暖将使欧洲变冷,这可能么?我当即回答:当然不可能。有好几个同学当场质疑我的说法,在事实面前,我认为他们的说法是对的:全球变暖使高纬度升温更明显,这样北大西洋暖流会减弱,向欧洲输送的热量会减少,所以会变冷。我真诚地感谢同学们通过质疑为我纠正了错误,这件事印证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

三.质疑习题

现在同学们用的教辅资料,大多数抄来抄去,在抄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错。我鼓励同学们要善于质疑习题及答案。例如,有一道关于冰岛的习题,图中明明显示冰岛在北温带,但答案却说在北寒带。同学们对此提出质疑,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

因此,质疑可以培养自信、认真、善思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唐律的内容是疏而不漏。笔者则认为唐律的内容不是疏而不漏,而是密而不漏,传统的观点值得商榷。唐律用多种途径加密了自己的法网,主要是:违反了唐令、格、式的行为,要依唐律受到处罚;触犯了唐代礼、理而律条无明文规定的行为,也要按唐律受到惩罚;用比附的手段,使一些律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同样受到唐律的制裁等等。唐律内容密而不漏的实际情况与唐律本身的思想、唐朝统治阶段成员的法律思想相吻合。《旧唐书·刑法志》所记载的贞观律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凡削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不意味着就使唐律的内容由密变疏。

[作者简介]王立民,1950年生,博士,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已出版独著《唐律新探》和《古代东方法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从事法律史与法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有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唐律的内容是疏而不漏。即是说,唐律只有五百条(或五百零二条),内容不多,但法网却无疏漏,各种犯罪都无法逃脱它的制裁。笔者则认为,唐律的内容不是疏而不漏,而是密而不漏,传统的观点值得商榷。

唐律不仅要制裁违犯唐律的行为,而且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它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五百条的范围。

《新唐书·刑法志》曾对唐律的这类制裁范围作过较为精辟的阐述。它说:“唐之刑书有四:律、令、格、式……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事实也是如此。现有资料可以证明,违反了唐令、格、式并受到唐律处罚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违反了唐令、格、式并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另一大类是违反了唐令、格、式而不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这两大类行为在数量上都很多。

这里先举例说明违反了唐令、格、式并能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当然,唐律明文规定了对这类行为的定罪和量刑。

违反唐令并可在唐律中直接找到相应条款的行为。唐令规定:“诸应收授之田,每年(收授)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历十一月,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十二月内毕。”①唐律中有直接条款惩处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唐律疏议·户婚》“里正授田课农桑违法”条规定:“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应课而不课,如此事类违法者,失一事,笞四十;三事,加一等。县失十事,笞三十;二十事,加一等。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一年,故者各加二等。”

违反唐格并可在唐律中直接找

查看更多>>>

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但关于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在一系列的高考改革探索中,自20xx年开始的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目的的自主招生政策最具开拓性与实践性。自主招生实行8年来,人们的争议不断,带给广大学子的观念冲击不断,引发的争论与思考也一直不断。

核心提示

20xx年,我国启动了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自主招生改革,开始了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的破冰之路。

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20xx年,北大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清华宣布与南京大学等五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

尽管在自主招生走过的8年和自主选拔录取走过的5年中,争议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通过自主招生的探索,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正在改变。

8年政策之演变

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

在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据介绍,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在这则新闻刊发之后,深度影响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自主招生在争议中拉开了序幕。

是年,22所高等学校在公众的质疑与期盼中开始了破冰之路。而在接下来的8年中,教育部要求的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一步步得以实现。

20xx年,自主招生由过去的指定地区、指定学校推荐改为个人推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重点中学的学生可以报名,普通中学的学生也可以自荐。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不再纳入自主选拔的录取范围。

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从20xx年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推向上海之外的地区;北京大学推行了自主招生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值得关注的是,20xx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5所著名高校首次联合启动了被称

查看更多>>>
法学形态,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法学这个有着重大分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因此,尽管法学形态以前还没有人提起过,研究它也有相当的难度,笔者还是想对它作一些探讨。 一 中国古代有没有法学,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大部分学者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有法学,而且比较发达、完善,如中国近代法学家沈家本在《法学盛衰说》一文中,就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法学在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以及明清等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得出了“法学之盛衰,与政之治忽,实息息相通。然当学之盛也,不能必政之皆盛;而当学之衰也,可决其政之必衰”的著名论断。①中国现代法制史学者陈顾远也在《中国法制史》一书中指出,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法学的最盛时期,具体表现为“法理探讨,战国为最著”,“律文整理,战国集其成”等。②此后,中国学者如张国华、张晋藩、林剑鸣、高恒、武树臣、俞荣根、周密、王洁卿,日本学者中田薰、仁井田陞、滋贺秀三、大庭脩、八重津洋平、中村茂夫,以及美国学者蓝德彰(john d.langlois jr.)等,包括中国最权威的法学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都程度不同地表达了与沈家本和陈顾远相近的观点。

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法学,法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至近代才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如梁治平认为:“中国古代虽有过律学的兴盛,却自始便不曾产生何种法学”。③张中秋进一步指出,中国古代只有律学,而无法学,因为“‘律学’与‘法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之别,也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措词之争,而是反映了两种形态的法律学术不仅仅在外延上(这是次要的),尤其是在内涵即质的规定性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④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是法学以正义为核心,而律学中则无正义的位置,而“离开了围绕正义而展开的上述诸问题(即关于法的本质和法的价值等——引者)探讨的法律学术,不应该称之为法学。”⑤

笔者认为,这两种彼此对立的观点,在一定竟义上都是正确的。对前者而言,中国古代的确存在着法学,不仅有“法学”这一术语,⑥而且在汉、晋、隋、唐,其法学研究也曾达到古代世界所少有的繁荣境界,我国七世纪的著名法典注释书《唐律疏义》,无论在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概念阐述的科学性、条文注释的完整性、原则内容的系统性等方面,都可以与古代罗马查士丁尼《国法大全》相媲美。说中国古代没有法学,人们很难

查看更多>>>

1、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4、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5、莫道佳人总是痴,惺惺怜俐没便宜。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6、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神惊,只道芳魂绝。

7、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8、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9、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2、寂静的夜,孤单的人,心绪徘徊,夜未寝,窗前眺望,寒风吹,又添凄凉,天上星伴我无眠。

13、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1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5、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16、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8、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2、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26、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27、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28、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0、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31、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血匀。

3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栏杆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查看更多>>>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0、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1、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7、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18、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2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26、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30、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3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3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

39、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40、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41、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4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情人花开花落,是造化羽扇纶巾。

4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

查看更多>>>

1、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2、爱你,所以不想入睡,因为真实比梦境还要美丽。

3、相隔愈远,思念愈深;历时愈久,思念愈切;长夜漫漫,相思之情何时可了?

4、思念可以让你流泪,思念也可以让人含笑。

5、想你,是一种美丽的忧伤和甜蜜的惆怅。心里面,却是一种用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的温馨。

6、你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吗,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7、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深夜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于你,我想你,好想你。

8、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9、不为伤春,却似伤春瘦。朝朝夜夜期,思悠悠,化做春波不断流。

10、枕头上还遗留你的味道,可你却不在。

11、只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

12、春夜的星星是那样明亮动人,在我的梦里,永远有一对星星熠熠闪烁,那就是你火焰般美丽的眼睛。

13、当夕阳谱写这没有声音的美丽乐曲――晚霞时,你可听见我的心儿又唱起思恋之曲了?

14、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15、记忆的筛子,筛落了无数的往事,留下的是情和爱的晶体你,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记忆。

16、假如浓密的乌云消散,月亮重新放射出清光,那只是为了让我心中对你的思念,永远不会消亡。

17、漫步在记忆的沙滩上,拾起往事的一只只彩贝,这是你走了后我唯一的乐趣。

18、每当我忆起那难忘的一刻,脸上就泛起幸福的红晕。啊,浓烈香醇的爱情美酒,竟能如此持久地醉着人心!

19、明月情依依,繁星语切切。一年一度,一年一度,又是中秋佳节!亲人哪,你心中的思念之书,又翻了几页?

2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2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思念至今。

22、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2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2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2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6、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7、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28、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相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29、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30、君如鸟飞远,空有梦相随。谁知相思苦,除却天边月。

31、红

查看更多>>>

详细的健身计划表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 (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二、肩部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三、背部

1.俯身双臂划船:主要练背阔肌。

动作: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

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注意:划船时主要是背阔肌收缩伸展,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2.俯身单臂划船: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

动作:手持哑铃,掌心朝内,另一手撑同侧腿膝盖位置的固定物以稳定身体。将哑铃提到腰部位置(背肌充分收缩),稍停,然后控制性缓慢还原(充分伸展背肌),做完一侧换另一侧做。

3.直腿硬拉:主要练下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

查看更多>>>
敢于质疑句子 关于质疑的句子20字 表心疼的句子 表孝心的句子 表传承的句子 表杨的句子 表真心的句子 表忠心的句子 表孝顺的句子 于表被动的句子 古风表友情的句子
而表并列的句子 表思念的唯美句子 简洁表爱意的句子 表努力句子 表伤感句子 表忠心句子 表顺承句子 表祝福句子 关于腕表的唯美句子 质疑回函的格式及范文 向领导表忠心的句子 质疑答复函的格式范文 质疑倡议书 简洁表爱意的句子20字 有关质疑的论说文范文 即表判断的句子20字 向领导表忠心的句子20字 质疑答复书范文 向领导表忠心的句子30字
展开更多
表质疑的句子

表质疑的句子栏目为您带来表质疑的句子简短、描写表质疑的句子、有关表质疑的句子等。希望能帮您解决问题,欢迎进行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