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专题学习体会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专题学习体会”,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专题学习体会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对的崇敬、对的敬畏转化成方式和行为方式。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切实担负起领导发展的重任,必须做严格遵守法律、积极推动法治实践的示范者,同时要坚持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真正着眼于法纪的实践指向和实践特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树立法治思维的实践要求,形成辩证的法治思维。
一、切实增强对法治的崇敬和法纪的敬畏是树立法治思维的前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每一个公民崇尚法治、敬畏法纪,切实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树立正确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对传统思维的本质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绵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我国是从两千多年的封建越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封建阶级在长期统治中为确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对正统儒家思想进行阐发,提出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等学说,为君权神授和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使得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治思想浓厚。这反映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对于法治的思维与方式还不适应,极少数干部仍然信奉“权大于法”,极少数公民仍然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托人情、找关系、走后门,求诸关系而不诉诸法律,必然与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崇敬法纪,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对封建统治关系下为造就人身依附关系的传统人治思维的本质超越,是树立现代法治思维的认知基础。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代化最早发端于西方国家,而从现代化进程而言,社会走向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自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由此,就思想解放而言,西方现代化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其一是文艺复兴,使人们从黑暗中世纪宗教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真正成其为人;其二则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哲学和法律思想为武器,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力图打破封建等级制度,使人真正成为平等的人。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要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必须摒弃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治思想,另一方面必须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民主、形式平等的弊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进程必然内在地要求以社会主义法治作保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唤起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崇敬与自觉遵循。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推动法治进程的内在要求。社会法律和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共同构成了两个紧密联系的基本社会约束体系,为构建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规制。法律和道德两者都植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对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运转有序、公民和谐相处起着重要的导向与支撑作用。从理论上而言,在相对完备的法律和道德体系的规范下,只要人人自觉知法守法、个个坚持守正克己,自然会形成一种人际和谐、社会安定、国家稳固的状态,强制性的法律实施也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但以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而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暂时还无法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法律的完善与规制,仍然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手段,人们对于法律的自觉遵循并在实践中加以合理地运用,仍然是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并共同推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坚持“底线”意识和摒弃“雷区”认知是树立法治思维的关键
大哲学家康德先生曾说,有两样事物使其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这就是“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李泽厚先生将其译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富有诗意的话: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可见,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真正让“道德律令”扎根人们“心中”,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尤其关键。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一些解读和诠释中,也有少数人将树立法治思维简单地理解为遵循和敬畏法纪,有的甚至将法律不恰当地喻之为“不可逾越”“不可触碰”的“红线”和“雷区”,看似将法律上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来对待,实际上,这一理解还是有失偏颇的。每一个公民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是树立正确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但更为重要的,是大家要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妥善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简单地将法律视为“红线”和“雷区”而认为不可触碰,就可能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形成一种误导,大家能够知法、守法,但有法律意识却缺乏法治观念与精神,知晓法律条文却不善于在实践中按照法律的意志、规定、程序大胆地加以合理运用,这并不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法治、法律、社会、思维、现代化、社会主义、树立、敬畏等方面,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党员干部“严以律己”专题学习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党员干部“严以律己”专题学习体会》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按照中央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部署及学校的总体安排,在“严以”这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之前,我根据学校党委下发的学习研讨方案,对要求学习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在学习和研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思考、对照和剖析,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为政清廉”的重要论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能否严以律己,是关系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国家发展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严明的纪律和规矩。那么什么是“严以律己”?共产党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严以律己”?我们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工作又有哪些与“严以律己”相背的地方呢?现就这一专题的学习情况与大家进行讨论。
一、对“严以律己”的认识和理解
“严以律己”,就是自律,其内涵是自我廉洁的根本。其最先出自宋朝陈亮的:“严以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后来周恩来总理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中提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可见“严以律己”从小的方面可以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从大的方面说更是一种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他更进一步指出,“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在“三严三实”整个架构中,严以修身是践行“三严”之基,严以用权是践行“三严”之要,而严以律己是践行“三严”之本,是立身之本。严以律己检验着严以修身的成效,只有严以律己,才能严以用权,起到了纽带和关键节点的作用,三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对领导干部而言,律己不严,不仅自己身败名裂,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党员领导干部该如何做到“严以律己”
(一)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意识上要警钟常鸣,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思想防线。要通过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判断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得住诱惑和考验,经得住困难和风浪,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党十八大前后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一些党的高级领导就是没有筑牢思想防线,掉以轻心,欲望膨胀,无视党纪国法,最终导致恶劣影响,在检查罪行原因时,都谈到理想信念的问题,总结原因主要包括:放松思想政治改造、放松党的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模糊,长期不接受监督,权力意识膨胀等等。
(二)常怀敬畏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扼住贪欲之喉。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知当官不是图享受、享清闲,才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才能知道该敬畏什么,该怎么做,能怎么做,怎么做才好。因此,要懂得敬畏法纪,自觉严守从政的道德底线;懂得敬畏组织,自觉做到忠诚勤勉;懂得敬畏人民,自觉做到为民服务;懂得敬畏责任,自觉做好本职工作;敬畏舆论,自觉用好手中权力。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严以律己”的标准严格遵守,严守党纪党规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五个必须”,更是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增强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制度意识。要自觉地把“严以律已”看作是一种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把领导岗位和领导责任联系在一起,要正确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要增强群众意识,把广大师生的实际意见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把广大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绝不能损害广大师生利益;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从制度上制约和监督领导干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建立落实作风建设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自觉养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以制度束已的好习惯,不断推进领导制度化、规范化。
(四)做到慎独、慎微、慎终。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是“入德之方”。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时刻检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慎微就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中细小的事情,于细微处见精神,忠于职业操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慎终就是善始善终,切勿让一时糊涂把事业和人生毁于一旦。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律己”,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形形色色的考验面前,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稳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管得住小节。
(五)加强作风建设,反腐倡廉,促进廉洁从政。要自觉坚守对党忠

领导干部财税改革专题研讨学习体会


领导干部财税改革专题研讨学习体会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市县换届完成、分管财税的各县(市、区)政府领导新上任之际,为增强政策执行和决策能力,更好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10月11-14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财政厅在自治区党校成功举办市县领导干部财税改革专题研讨班。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谭丕创带队,市财政局党组书记江源和12个县(市、区)分管财税的政府领导干部共14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在多方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学习培训富有特性

一是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既有紧扣当前财税体制改革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又有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等宏观性、综合性的专题介绍,还有对廉政建设的形势和走向进行的分析和解读。在为期4天的专题学习研讨中,参训学员们聆听了自治区黄伟京副主席主讲的“五大发展理念与财税改革”,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的“十三五时期财税改革政策取向”、财经学院院长夏飞教授的“一路一代战略背景下经济发展”、财政部ppp专家王淑荣教授的“关于ppp模式相关政策与传统项目对比分析”、上海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银杰教授的“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管理”,以及自治区财政厅纪检组长兰丽萍的“强化责任意识,严格依法理财”等课程。学习培训虽然时间短,但紧凑高效。高层次的师资水平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给学员很多感触和启发,促使学员从不同角度总结工作、分析不足和研究解决问题。

二是培训及时跟进学员的迫切需求,与学员工作实际联系紧密。 在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及时转变角色,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严格遵守中组部有关培训纪律,学深、学透培训专题,不断增强担当意识,敢于担责、担难、担险,谋划推进财税改革措施思路,同时执行培训计划,按时完成专题研讨和报告撰写任务。对履新任职的参训学员来说,本次培训班既是一场“及时雨”,又是一座“加油站”。通过培训,促进各级分管财税工作的领导尽快树立新理念、熟悉新政策、明确新要求、适应新常态,抢抓工作时机,更快更好地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和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

二、学习培训效果明显

(一)思想认识有了新层次的提高

经过培训学习,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以下四种意识:一是要提升大局意识。财税工作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财税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的调整,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善于从整体、大局、全局上考虑问题,具备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财税经济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增强担当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更加深刻地介入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构建,财税体制改革涉及的面更广、矛盾更突出,财税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作为政府领导干部,要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行为操守、一种思想境界。在工作中不要怕得罪人、怕添麻烦,做到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在压力面前不躲闪,在困难面前不推脱,矢志不移地推进财税改革各项工作。三是要加深学习意识。分管财税的领导干部,要广泛地学习各方面知识。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要加强对经济、金融、政治、法律、哲学、科技、历史等多种知识的学习,跳出财税看财税,提高全面分析和科学决策的能力;要加强对国际财税管理经验和国际规则的学习,培养国际财经视野;要多关注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提高做好财税工作的前瞻性和及时性。四是要强化规则意识。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离不开一系列规则的制定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和推进各项财税工作的过程中,要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中要带头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讲求程序合法,积极推进各项财税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注重规范行权用权,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二)工作思路有了新视野的拓展

在学习中,参训学员结合本县(市、区)具体实际,对如何推动本地区财税改革工作开展认真学习讨论,进行深入思考。学员一致认为,作为分管财税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更要学习新的财税知识,让财税好钢用在经济发展的刀刃上。有的学员表示,要利用这四天里所学到的知识,加快推进本县的ppp项目,比如水厂等项目落到实处,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再添砖加瓦。有的学员认为,此次“营改增”意味着“价内税成本”将不复存在,消费者购买服务所支付的税额将整体下降。因此我们将迎来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期,作为地方政府,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国家的改革方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及时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田东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协调发展打基础、搭平台,提质加速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推动财税改革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目前,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努力做到科学实施、统筹兼顾,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抓好财税改革工作落实,结合**市县实际,建议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预算体系,加快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一是健全和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严格遵守新《预算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把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上级政府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到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每一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的30%,结转资金超过30%部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市县两级财政预算信息以及财政拨款部门的预算、“三公”经费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中决算草案,并全部按支出功能分类细化至项级,专项转移支付细化至具体项目。三是结合上级要求探索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和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工作部署,**年将在12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试编2017-2019年三年中期财政规划,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做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的前期工作

2、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财政支出完成年度预算的90%以上。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完善制度,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文件精神。出台《**市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实施细则》等与会议、出差、培训、接待、出国等经费管理相关制度文件,规范公务开支,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三是积极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稳步开展**年预算绩效评价和对**预算绩效再评价,同时加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促进单位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四是推进重点支出与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的清理规范工作。

(二)推进税制改革工作

1、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按照中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继续推进“营改增”工作,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

2、做好资源税的改革。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从价计征,并努力实现铝土矿资源税改革“合理负担”和“税费平移”的要求,推动资源税改革平稳进行。

(三)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急需支出的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在进一步分析市本级债务风险程度和财力状况基础上,研究制定市本级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向自治区反映财政运行困难情况,努力争取新增债券额度,以弥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资金缺口。三是推进国库管理改革。进一步推动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及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筹备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预算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系统等国库管理改革,并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提升财政国库运行和管理水平。四是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部署,做好试点单位的试编工作,逐步扩大试编单位范围。

(四)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

一是推出新的ppp项目库,做好ppp项目签约工作,推动有关ppp项目加快前期工作。二是筹备组建《**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基金》,创造条件推进项目落地。

(五)全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根据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30号)的文件精神,继续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力度,加强培植社会组织发展,完善政策制度和配套文件,研究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

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学习体会


领导干部执政一方,应有“水无沙”的情怀与境界,当求政治清明、环境清新、生态清秀、社会清正

长沙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谣,叫做“长沙沙水水无沙”,出自对城南白沙古井清冽清澈、至纯至净水质的赞美。“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长沙水”,即是白沙古井之水。千百年来,长沙人民对这一“江南名泉”深怀崇敬、呵护有加,以“长沙沙水水无沙”而倍感自豪。从执政理念上思考,这句话蕴含着更深刻的内涵和更美好的愿景。

它启示我们,领导干部执政一方,应有“水无沙”的情怀与境界,当求政治清明、环境清新、生态清秀、社会清正,像白沙井水一样纯洁、透亮、干净。

永葆本色,当求政治清明。政治清明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一种安定有序、政通人和、民主法治、廉洁奉公的政治生态。人民群众也历来崇清、尚清、褒清,对政治清明充满期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清明,关键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坚持秉公用权、依法办事,让清醒、清白、清廉成为一种权力品格和执政品质。

推进发展,当求环境清新。好的发展环境,犹如阳光、雨露、土壤,让梦想的种子一旦播撒,就能落地生花、硕果满枝。要秉持一种“水无沙”的情怀,牢固树立并践行“破坏环境就是伤害客商、祸害地方、损害公众、贻害子孙”的观念,“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创造环境也是创造政绩”的观念,“我就是长沙环境,我代表长沙形象”的观念。尤其要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索拿卡要”等不作为、乱作为行径,为一切人才和要素提供更加灿烂的阳光、更加适宜的土壤、更加滋润的雨露。

实践“两型”,当求生态清秀。长沙不仅有清澈见底的白沙古井,还有“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有九曲浏阳河,有巍巍岳麓山,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打造发展的“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的“绿水青山”为代价。要以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为目标引领,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把长沙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宜业,让广大市民对幸福家园更具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成就梦想,当求社会清正。长沙是雷锋的故乡,是全国文明城市,理应营造清正的社会环境。要以“长沙沙水水无沙”来自勉自励,在做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始终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中国梦”在这里谱写得更加精彩。大力倡导“美丽长沙、美德先行”,让这座城市恒久地沐浴文明新风、流淌道德血液,充满积极向上、友好向善的正导向、正激励、正能量。

宪法修订案专题学习体会


修订案专题学习体会

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 陈景江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站在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国务院管理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监察制度,等等。这些重大修改建议,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好宪法,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尊崇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时刻牢记,权力来源于宪法法律,权力受宪法法律约束,严守权力边界,规范行使权力,接受人民监督。

第二,学习宪法,把握宪法精神实质。学习掌握宪法,是贯彻实施宪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学习宪法文本,精读宪法序言和条文,准确把握宪法的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宪法的基本精神。把学习宪法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宪法的深厚根基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宪法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三,宣传宪法,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扬宪法精神,通过深入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切实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增强全体人民宪法意识,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党的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宣传宪法的重大现实意义,使全社会深刻认识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法制保证,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