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学习尤良英事迹(一)

尤良英用自己淳朴的行动,在塔里木河河畔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她的先进事迹在兵团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各族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争当民族团结模范。

兵团六师一〇一团大学生志愿者阿达克·塔吾汗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尤良英的报道,深深地被尤良英的大爱情怀所感动,立志要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之花要常开常盛,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

四师七十一团组织团场的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尤良英先进事迹的新闻,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先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合力。学习、阅读了尤良英的后,各族干部职工表示要从个人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奏响兵团"团结奉献,创造美好生活"的强音。

"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今后我会努力向尤良英同志学习,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八十一团机关干部马东旭说。

"将学到的技术技能,教给我们少数民族职工,一起多元增收,带动周边的乡镇村民致富。"一八三团清河独立营职工努尔依顿说。

"民族团结是生长在新疆大地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做民族团结工作的楷模。"五家渠二中老师刘宝宝说。

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二)

"我们都要做第二个尤良英",8月18日,听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尤良英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阿拉尔农场8连职工何志荣由衷地说道。

当前,十三团11连女职工尤良英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阿拉尔农场掀起学习尤良英事迹的热潮。

农场通过专题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以及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收集更多有关尤良英同志先进事迹的新闻报道、文字资料,把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谈感悟、写心得、谋打算,营造人人学典型、讲典型、宣传典型的良好氛围,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为农场各项建设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农场还把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兵团精神、三五九旅精神宣传教育和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结合起来,深度挖掘在本单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500字


学习尤良英事迹500字(一)

尤良英用自己淳朴的行动,在塔里木河河畔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她的先进事迹在兵团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各族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争当民族团结模范。

兵团六师一〇一团大学生志愿者阿达克·塔吾汗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尤良英的报道,深深地被尤良英的大爱情怀所感动,立志要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之花要常开常盛,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

四师七十一团组织团场的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尤良英先进事迹的新闻,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先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合力。学习、阅读了尤良英的后,各族干部职工表示要从个人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奏响兵团"团结奉献,创造美好生活"的强音。

"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今后我会努力向尤良英同志学习,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八十一团机关干部马东旭说。

"将学到的技术技能,教给我们少数民族职工,一起多元增收,带动周边的乡镇村民致富。"一八三团清河独立营职工努尔依顿说。

"民族团结是生长在新疆大地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做民族团结工作的楷模。"五家渠二中老师刘宝宝说。

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500字(二)

在麦麦提·吐鲁普的致富路上,尤良英是他的带头人;而在达里格村村民的心中,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中年汉子,也渐渐成了大伙儿的致富带头人。尤良英和麦麦提·吐鲁普,都用行动书写着"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的人间美丽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极其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轨迹。尤良英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早先,她也是作为一个贫困者存在的,曾熬过很多年的苦日子。尤良英深知贫困的熬人,所以当她了解到麦麦提·吐鲁普贫寒的家境后,对他的艰难感同身受,愿意出钱、出力、传授技术,帮助这位维吾尔族兄弟走出贫困、奔赴小康。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麦麦提·吐鲁普的可贵也在这里。在自家日子红火起来,有了红枣园、开了农家乐,已不差钱的时候,他每年还是带几百人去团场务工。()这既可以增加乡亲们的收入,也可以让其他维吾尔族兄弟走出去学习技术、转变观念,过上富裕生活。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共同富裕是人们的理想。按照邓

小平的构想,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尤良英既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也是先富带后富的模范,其所践行的,既是古老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题中应有之义,她是兵团干部职工的杰出代表。

致富的路需要闯,致富需要带头人,需要更多人参与。尤良英这位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近日给达里格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师十三团技术人员就要到村里来了,给大家讲农业技术,让维吾尔族兄弟的日子富裕起来。有报道说,十三团党委已经作出决定,通过尤良英牵线,与达里格村结成对子,在农业科技、民生建设等方面,全面帮扶达里格村。有了该团的帮助,相信达里格村会很快改变面貌。尤良英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兵团人的情怀朴实而真挚,共同富裕的梦想,必将照进更多地方、更多人的现实。

学习姜英事迹心得体会


从3世纪末,被千里迢迢赶来的“达瓦昆”公主,为水源奇缺的南疆、为艰苦难熬的百姓,挖沙掘水时开始,从“达瓦昆”公主化作一泓美丽的湖泊,无穷无尽地养育着世世代代黎民百姓时开始,“达瓦昆”便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女,“达瓦昆”精神便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萌发了芽,并影响和激励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
就在弹指一挥间,人们刚刚步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年头时,一位年纪轻轻的汉族女干部,悄然的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步入了这个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地方。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她五年如一日,奋战在农田一线,却因过度劳累,献出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她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继承和弘扬“达瓦昆”精神,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本文章源于公文有约兑现自己的人生诺言。她做到了,农民群众的张张笑脸、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接踵而来的项项荣誉、维族百姓口中的“克孜乡长”,都给她的工作打了满分。然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
拥有无私的真情,才能做出无悔的选择。真情如果披上无私这件
朴素的“外衣”,就会使人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之去努力和拼搏。姜英的农村经历,使她从小就感受到了贫苦农民的真实生活,对农民急于摆脱贫困的愿望也感受的更是真真切切,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她就萌生改变贫困农民生活的愿望。也正因为这种对贫困百姓最无私的、最纯真的感情,才使她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饶的阔步前进,才使她在推广科技兴乡的征程中头彩重重,才使她在岳普湖唱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而作为我们基层干部,只有像姜英那样,不断培养对各族人民最无私的感情,才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事事以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心头;才能真诚倾听群众心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为了人民的利益做出自己无悔的选择,无怨无悔的为自己的选择而奋斗。
只有无悔的选择,才能做到无私的奉献。选择了就意为着奋斗,选择了就意为着付出。而也只有无悔的选择,才能真正将奋斗和付出升华到奉献的高度。奉献就是给予,无条件的给予,却不求报酬。我们经常习惯用文字来解释某一事物,而姜英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实、准确、客观的诠释了奉献的含义。为了减少农民损失,她帮着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下地打农药;每逢古尔邦节,她都要到几位维吾尔族孤寡老人家走一走,送去大米、清油、面粉等生活用品;为了不影响春播生产,她自己为无钱购买农资的困难户垫付XX元化肥款,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是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特殊的感情,如果不是从小心里埋下“维汉是一家”的种子,又有什么力量能让这样一个娇小的女子,义无反顾的带领着农民群众们向前奔呢?是她无悔的选择。她是党员领导中的旗帜,是基层干部中的标杆,她是指引基层干部在为人民服务这个大海中航行的灯塔,是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谋福祉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无私奉献的楷模。
甘于奉献的精神,才是圣女“达瓦昆”精神。奉献不是说给人听的,也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真正发在内心深处的,甘心情愿的一种付出。从“达瓦昆”公主千里迢迢的挖沙掘水,到化作一泓美丽的湖泊,来养育这里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足以显示“达瓦昆”公主甘于付出,而又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而当代基层干部中的楷模—姜英,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达瓦昆”精神,把甘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高于一切位置。是她将“人民群众无小事”体现得到了具体工作中,让各族群众得到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是她把党带到了人民群众的身边,让群众们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是她把圣女“达瓦昆”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用自己的青春生命之花奏出了新的美丽乐章。
用无限真情来定位自己的人生选择,用无悔选择来指引自己的人生航向,用无私奉献来诠释自己人生价值。从姜英短暂而又不同寻常的一生中,使我不仅对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人生并不是以长短来计算其价值的。也许有人会碌碌无为一生,而却长命百岁,但却会随着他的离去,永远消失;也有人会轰轰烈烈几十年,却英年早本文章源于公文有约逝,但她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其实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以你为社会发展做出多少贡献,为推动社会发展出了多少力为标准的。
我将以姜英自勉,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各项工作,为我所热爱的事业贡献出全部力量。

教师学习潘作良事迹心得体会


争做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

近期,中国沈阳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争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好党员好干部,争创工作一流、群众满意的好集体好部门活动的通知。学校党委根据沈阳市委通知精神,号召全校党员:向潘做良学习,开展双争活动。
通过学习潘作良事跡材料,观看了潘作良同志的事迹录像,被深深震撼了。潘作良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分忧解难,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
潘作良同志是原辽中县信访局局长。2008年5月9日18时,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10时30分病逝,年仅43岁。
潘作良同志从事基层工作20多年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他爱岗敬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思想汇报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潘作良的事跡虽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得到升华。作为国家公务员,树立了一个执法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榜样,也树立了民众对党的领导、国家政策和信访工作的信心,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应把他们的事当做天大的事。这就是潘作良,一位在基层工作了22年的共产党员。在潘作良身上充分反映了人民公仆为民解忧、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呕心沥血、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面对潘作良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感差距。因此,一定要积极相应沈阳市委和学校党委的号召,向潘做良学习。争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好党员;争创工作一流、群众满意的好职工。


以潘作良为榜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作良精神是什么?是什么使潘作良对人民群众充满了关爱的责任?是什么使人民群众对潘作良充满如此真挚的感情?我的感受是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得事当作天大的事
潘作良具有零距离的为民精神,两年来他接访3828次,解决疑难问题107件,细访104件。潘作良具有全天候的忘我精神,他把为党分忧、免费范文 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上访户半夜也能打电话联系到他。
潘作良具有三是全方位的敬业精神,他掌握丰富的法律理论,具备信访、、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做信访的各种工作中保持很高的政策水平。
潘作良具有高低相映的奉献精神,工作标准高、生活标准低,把本属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让给别人。
潘作良对人民群众是谦卑的,他立党为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这种谦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丰碑,影响深远。
我要向潘作良学习,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吃苦不叫苦、干事不挑事,对工作孜孜以求、对事业忘我投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以潘作良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潘作良具有高尚的人格、敬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勤奋工作,扎实地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入党申请书 使百姓的诉求得到合理满足,社会得以稳定。
以潘作良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真正做到让组织放心、让领导满意的员工。为中国医科大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潘作良为榜样,在平凡中升华。在现实生活中,党的事业依靠的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名利的普通党员和普通干部。潘作良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是潘作良的精神核心所在。潘作良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


在潘作良身上体现了几个特殊性:
潘作良所从事的信访工作是连结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解决群众眼前各种困难的渠道,也是党的权威、政府公信力的标尺,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论文网 他在这样一个岗位上,用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履行职责,把党的关怀和伟大通过他的工作传递出去。
潘作良人生境界的超越性。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节俭,这样一种境界尤为可贵。潘作良的人生,在平淡中升华。他的事迹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一种平凡工作中的升华。他每天接触的每一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信访都是平淡无奇的,都是常规工作,但他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工作,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演绎自己的人生轨迹,谱写自己平凡但光辉的一生。
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是潘作良的精神闪光点。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因此,要向他学习,就是要把学生的事、学生的需求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这样工作才能有真情、做事才能有真意。要在工作中时刻从学生需求出发,在查找不足和差距中,弥补自身的缺陷。从思想、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细节上与潘作良进行对照,进而不断提高完善。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不断升华。
我向他学习,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找规律,在普通的工作中求深化,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不断升华,使党和人民满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向潘做良学习,争做让党放心的,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好党员;争做让学生满意的爱岗敬业、小编 全面的范文写作小编站 工作一流的好教师。
孙明立

学习王永良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永良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7月22日晚,一场暴雨导致的山洪,夺走了战友王永良的生命,相信近几日我们所有人都被这个悲痛的消息充斥着内心。这是西街所教导员王伟学习王永良同志先进事迹专题会上的一段开场白。

会上,教导员王伟首先向大家讲述了王永良同志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幸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随后,所长吴学林介绍了王永良同志在他16年的辅警生涯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同时强调:全所民警、辅警要立志学习他立警为公,忠诚为民的政治本色;学习他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全体民警、辅警也在此次会议上交流了学习王永良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王永良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工作动力,永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政治本色。

王永良同志曾在部队服役6年,生前系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镇北堡镇派出所辅警。在他16年的辅警生涯中,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今年7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到暴雨,洪涝灾害严重,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迅速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7月22日晚,银川市贺兰山沿山地区发生暴雨引发山洪。接到辖区有群众和车辆被山洪所困的报警后,镇北堡镇派出所民警郑建卫带领王永良同志驱车前往救援。当时暴雨倾盆、洪水猛增,整个路面被洪水淹没。救援途中,发现前方一辆被困车辆,郑建卫和王永良同志迅速穿戴好救生圈前往救助。当靠近被困车辆发现车内没有群众时,夹杂着大量泥沙和石块的山洪将二人卷入洪水中冲走。事发后,当地政府各级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和全市公安机关民警、武警和消防官兵开展寻找救援。几个小时后,民警郑建卫被救,王永良同志一直处于失联状态。经近90个小时的搜救,7月26日下午找到了王永良同志的遗体。王永良同志为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50岁。


学习潘作良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争做潘作良先式好党员

5月9日,辽宁省辽中县信访局局长潘作良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工作。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岗位上,次日病逝,年仅43岁。上任仅六百余天,受理群众来访3848人次、解决信访疑难问题107件、息访104件。即使在生命最后的24小时里,他还接待2名上访人员,接听上访电话20多个,对38件没有息访的案件与工作人员逐一研究。

潘作良把自己的联系号码写给每个上访群众,全天候接听群众来电。他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记在本上,认真解决每一个群众的困难。他说:不为群众办成事就睡不着觉。民之难即党之忧,干工作不能怕困难、怕矛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一诺千金是真诚,潘作良为辽中县300多名老知青办理知青劳保、医保,使老知青得到每月650元的生活补贴。上访群众有过激行为时,潘作良直接走向群众:有话跟我说,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潘作良提出两个转变:变信访为约访,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贴近群众暖心窝。一年多时间,潘作良深入基层下访500多人次。不是对立面,而是站在同一面。他像对待父母那样拿工资为上访户买吃的,买车票,补贴生活。背上一袋米、一袋面,给老上访户、老伤残军人、孤老户上门拜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很久。

潘作良家的房子不足70平方米、20年房龄。这三室的房子里,门厅地板是由一踩就发出吱吱响声的马赛克铺成,会客厅沙发是木扶手加皮革垫构成的,客厅木制的地板已掉漆。厕所还是老式蹲便,洗衣机是老款的双缸威力牌。所有房间的灯均是管式日光灯。所有门框都已掉漆,斑痕点点。夫妇卧室和女儿房间的床均是老式木床,女儿房间还有一台两头沉的办公桌,把房间堵得满满的。唯一时尚的摆件是女儿房间的几个水晶框照片,这是女儿同学开照像馆黄了之后送给她的。

对岗位的忠诚,对事业的责任,对信念的恪守和对人民的奉献,这就是潘作良,一个县民政局长43年短暂而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爱党、爱人民、爱事业,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人生追求。43岁的潘作良走了,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但却为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座历史长存的丰碑。

我们今天学习潘作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和爱岗敬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进而打好自己的那份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潘作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这样一种精神,它可以穿越时代的变迁,非但不朽,反而常青。潘作良是平凡的。而现实生活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最让我们铭记的,往往都是那些普通人和他们所做的那些普通事儿。让我们感慨,更让我们心痛。这样的人,这样的干部,实在太少太少了。正是他们鞠躬尽瘁,舍我其谁的果敢和执著,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什么使人民群众对潘作良充满如此真挚的感情?他立党为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这种谦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丰碑,影响深远。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是潘作良的精神核心所在。潘作良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我们向他学习,就要在平凡中找规律,在普通中求深化,使党和政府、人民满意。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是潘作良的精神闪光点。我们向他学习,要在学中思考,在查找不足和差距中,弥补自身的缺陷。在潘作良身上,我们真实地看到优秀人才成长靠的不仅是知识、学历,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向潘作良学习,要同做好本职工作、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注重品行、择善而行,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好党员。

陈再兴

学习支月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支月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xx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xx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xx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xx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20xx年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Mei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

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著本色

20xx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温,支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经常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xx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xx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xx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五、潜心学习,认真教书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Mei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六、不灭红烛,大山的女儿

支老师现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们有许多的不舍,有的村民甚至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要求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师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得失两衡,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宝马,但她感到自己活着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涌动心弦的韵律,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夜晚还在灯下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做梦、圆梦,做一个智慧性的好老师,支老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动了学生、同事和家长。

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党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来,她连续十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