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

随着公司的蓬勃向上发展,我们应该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计划。工作计划本身可以作为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篇优秀的工作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2015

参与人员:200930820308李A(小组长,初期,后期)

200930820306黄B(结束) 200930820309李C(中期) 200930820310梁D 200930820311梁E(前期) 200930820316刘F 200930820322吴G(中期) 200931060225唐F

在确立 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 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xx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xx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FWr816.Com拓展阅读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本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 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格式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XX

参与人员:XX30820308李a(小组长,初期,后期)

XX30820306黄b(结束) XX30820309李c(中期) XX30820310梁d XX30820311梁e(前期) XX30820316刘f XX30820322吴g(中期) XX31060225唐f

在确立 “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模板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 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xx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xx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


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计划频道。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第一范文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 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1.召开部分学生和家长会,听取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映与意见。逐步获得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 2.进行评价考核,分析研究下学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思路及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小组工作计划书模板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